李氏祖墓庄院
李祖宁
经查旧家谱,记载李氏祖墓庄院共有六处如下:
廿五世 仁兴公(乾坤两房之祖父),坐落崇邱乡黄梅堰(邬隘附近),称昭谷山庄。
廿六世 敬明公(乾坤两房父辈),坐落在江家山(小港附近),称鹤麓山庄。
廿七世 承辅公,坐落于灵岩千亩岙,称樾荫山庄(乾房)。
廿七世 承久公(即也亭公),坐落在清水桥箾箕湾,称枕溪山庄。(箾:不应有树型旁)
廿八世 听涛公(乾孟房)坐落在王家溪口,称龙舌山庄。
廿八世 高濂公(乾仲房)葬于里乐(无山庄)。
廿八世 雨田公(乾季房),葬于清水桥支家岙清云山庄。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庄院为黄梅堰与江家山二处,因其为乾坤两房共同的祖先,抗战中均被使用。
附:李家的传说
谈到李家传说:有些传说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据说清水桥(坟)太公是乾坤房有查考的最早祖宗。据说那时家境还不佳,他的祖母心地非常善良。有一年,有一个风水先生走过,休息一下,讨口水吃吃。老太太就从水缸里舀碗水给他,那时都积“天落水”当茶喝。等其急着要喝时,老太太抓了一撮砻糠撒在水上。风水先生觉得很奇怪。老太太告诉他:“大热天赶路,汗多,马上吃一碗冷水不好。撒一层砻糠,你一边吹,一边喝,慢慢地喝就没有问题了。”风水先生听了很感动,他感到老太太的心肠非常好,待人即热心又细心,于是对老太太说,你心肠这样好,一定会发家。他说刚看到一块风水宝地,就陪她去看,是山上的一个石洞,并说将来家里人死后要埋在这个石洞里。若干年后,那位太公去世后,他的子女按照风水先生的话去做,把他葬在该山洞里;因为贫困买不起棺材,就草蓆一卷,葬入山洞中。据说当时狂风暴雨雷声大作,洞口自然关闭而合,实则上是泥石流从山上滚下,把山洞封住。后来风水先生又来了,他说上次忘了讲,应该不要用棺材,把人直接葬入。子女如实相告。风水先生说,天要李家发呀!原来此山像个牛头,石洞便像是牛口,草蓆放进去如同给牛喂了食。牛要吃草,正对胃口。因此李家非但发得大而且发得快。
(摘自“李祖梅的老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