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县知事”被害案
1951年初春,一个华灯初上的夜晚。两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来到康平路一号--一幢花园洋房,称自个是公安局的侦查员吉英民,请主人上楼谈件机密之事。他们走后,家人急忙上楼,打开主人卧室,室内的景象,顿时令全家人大吃一惊。是时,满室有一种浓烈的氯仿气味,主人双手被歹徒缚着侧卧在床上,面孔上罩一大块厚厚的纱布,口鼻间堵塞着一大块饱蘸氯仿的药棉。家人和侍者七手八脚松开绑绳并进行急救,但终因中毒太深、窒息已久而难以挽回了。
市公安局刑侦科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勘察。现场上,死者面色苍白,僵卧床上,床边五斗橱的两只抽屉及橱门皆被撬,但未撬开(据女主人称,橱抽屉内存放有家人常佩带的金饰及现金若干,未遭盗劫);窗前的书橱被翻得凌乱不堪,甚至一些线装书都一页页地翻过;一只红木盒被遗弃在地,盒内原装有死者生前收藏的各种纪念银币200余枚,已被劫去。此外,再无其他财物损失。
根据现场的事后描述,刑侦科为这两个罪犯绘制了模拟像,通报各公安机关注意协查。同时,通过对所持名片的技术鉴定,对各打字誊印社作广泛调查,对死者的社会关系进行必要的查访,以图发现有益的线索。
不久,在福州路上一家打字社内找到了印有"吉英民"字样的拷贝纸,原文是申请市公安局发还某扣押物品的呈现文。据这个打字社的员工回忆,来客是一个金丝边眼镜,颇有派头的二十七八岁青年,此人长眉细目,白净面皮,高颧骨,尖下巴,有些瘪嘴,讲一口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呈文最后署名人的姓名书匡立人。打字社对此人特征的描述,除了多一副眼镜外,其外貌完全符合受害人家属对主要罪犯特征的描述。由此可以断定,此人就是杀害李祖夔的主凶。同时,侦查员们对文中所出现的两个名字,吉英民,匡立人,进行推敲:吉匡,匡吉,难道此人姓周?
可是,人流如潮的上海,哪里去找这个"吉英民"和"匡立人"?
未几,案情有了突破。常熟公安分局侦查员从最近的盗劫报告中,发现一个单身上门抢劫作案人的特征颇似李案中的第二罪犯,即身长一米八左右,方脸阔嘴,浓眉凸眼的高个子。这一情况的出现,证实了公安人员原先认定这两名罪犯在短期内将继续作案的判断。于是就此案为突破口,抓紧破案。
过了几天,在远离被盗劫现场的虹口区某旧货寄售商店,有一老妇求售一件昂贵的裘皮长袍。经留店后报告了公安部门,当即请失主前去辨认,认出确系失物。于是,对老妇进行秘密监控。在监控中,发现了她与罪犯接头,当场将该犯擒获。经李家人侧面辨认,确证果然是那天在他们家楼下监视家人的那个高个子。可是此犯奸诈狡猾,态度蛮横,对其犯罪行为矢口抵赖,不做任何交代。侦查人员从那个老妇身上打开缺口,得知此人是她的一门远亲,叫邱华锋,在沪居无定所,有时在她家食宿,有时又数日不归。经对该犯的衣服物品进行细致的搜查,发现了一封寄到淮海路某坊某号转给他的信件。当即按址前往搜查,发现此处是一间公寓底层,两个窗子分别朝向南北两条弄口,并有前后门两面畅通,坐在室内即可详细地观察到弄内两面动静,这真是一间狡兔之窟。可是在侦查人员到来时,室内的床铺被褥和生活用品虽然依旧,但人去楼空。当请房主描述这个房客的面貌特征时,竟使侦查员为之惊喜不已,原来此人就是李案的那个首犯。从租赁契约上的名字,得知此人叫周占平。这也证实了原来对吉英民,匡立人两个人名必与周字有关的推断。可是,这个狡猾的家伙,早在其同伙失风之前就逃之夭夭了。
案子没有破。这一天,李祖夔的丧葬仪式在某殡仪馆举行了侦查员在吊唁的人中发现了一个青年的举止颇为可疑。
当天傍晚,此人又出现在人流如潮的西藏路上,但见他时而伫立街头,时而踯躅观望,似有所待。不一会儿,他突然阔步走过西藏路口,走进了延安路上的一间茶室。火车厢座位里,已经坐着一位身着列宁装、头戴干部帽的男子,室内灯光虽然昏暗,但透过此人架在鼻梁上的一副阔边太阳镜,侦查员一眼就认出他颇似李案中的首犯、正在通缉中的周占平。他和那青年一边啜饮着咖啡,一边低声交谈。机不可失,跟踪的侦查员决定立即行动。
"李先生,那笔账还没还清哪。今天方便吗?"侦查员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周占平先是一惊,随即若无其事地否认道:"我不姓李,你们认错人了吧!""大家看,这位先生竟欠了工钿想赖!"侦查员边说边走到身边,不由分说,就把两人拉起来,带到了公安局。
在预审室里,周占平还想辩白,可是预审员不慌不忙地从卷宗里拿出一份打印有"吉英民"字样的文件,摆在他面前,"叫你什么好呢?吉英民?还是匡立人?"周占平一见到这份文件,立刻像触电似的悚然一惊,半晌,颓然坐下,双手捧头,不发一语。
在另一边,对那个可疑青年的审讯也在进行着。经过连夜突击审讯,终于弄清了案情:原来那个青年赵某,父母早亡,依靠祖母替人倒马桶为生,一贯好吃懒做,结识周占平以后,走上了邪路。周的手枪、麻醉剂、刀凿绳索等犯罪工具,就是通过赵某藏匿的。周占平还经常邀请赵到茶室、饭店吃喝,然后就相伴到各住宅闲荡。一天,他们走过康平路李祖夔门前,周指着这幢房子说:"这家房子很漂亮。"赵某即答道:"这家人我知道,姓李,人称'老犹太',非常富裕。"原来,周犯与赵某交往,正是为了探听抢劫对象。于是,周犯就开始了作案准备,并勾搭解放前的一个旧同事邱某,开始进行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抢劫杀人的罪恶活动。
作者:刘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