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读锦城南扩十大工程之大力绿化南山
阅读: 285 次
作者: 董晓平 记者刘丹丹 来源 [
锦州日报 ] 发表日期: 2005.01.26
|
南山的自然概况及绿化规划
南山,占地面积约41.3平方公里,由40多个山头与70多条沟壑组成,地貌呈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丘陵地区特征。锦南荒山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区域行政区跨太和区、南站新区、高新区等5个县(市)区,项目区内主要有罕王殿山、青石龙山、墩台山、十二道沟山等4座山系,属低丘山地,总土地面积904511.5亩,林业用地总面积234822亩,有林地面积142331亩,宜林荒山24038亩,主要分布在中、上腹,多为石质山,母岩多为石灰岩,尤其阳坡极为干旱、瘠薄,造林难度较大。该区域内年均日照2733小时,年平均气温9.2摄氏度,无霜期167天左右,近10年平均降水量约560mm,气候条件适宜锦州地区分布的乔、灌、草等多种植物生长。锦南荒山绿化工程的规划目标将用3年的时间完成,3年中,规划造林面积24038亩,植树250.5万株,补植25.8万株。
A 如何建个郁郁葱葱的“城中山”?
全民动员 科学造林 造一片绿一片成一片
作为锦州的城中之山,南山绿化工程的进展时刻牵动着锦城市民的心。
继去年锦南荒山绿化工程全面启动以来,人们纷纷把关注和热心投入到了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当中,为了用3年时间完成绿化任务,将荒山变成一座集观赏、植物博览和生态、环保等于一身的森林生态公园,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绿化南山,美化家园”的热潮。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团市委、市妇联等各部门纷纷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开展“百户家庭绿南山”、营造“司机林”等大型义务植树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一时间,官兵、司机、低保户、志愿者……纷纷涌向南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争先恐后为南山披绿增色。去年,市里共在南山栽种风景林8万株,高新区组织区机关、驻区单位等在南山栽植3万余株。
今年,乘着锦城南扩的东风,市政府又发出了“继续全民动员、全城参与,分春夏秋三季再掀植树高潮,确保三年完成南山绿化任务”的“大力绿化南山”号召,可以想见,一场“声势和效果都将超过去年”的轰轰烈烈的“绿化战役”又将在南山打响。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入开展锦南荒山绿化工程,将计划造林15000亩,其中,面向城区的绿化面积达4230亩,目前全面设计工作已经开始。锦南荒山绿化工程将坚持适地适树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采取人工造林、人工直播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人工直播造林以宜林荒山的上腹为主,填空补缺),采取多树种配置,乔灌结合、针阔混交,各具特色的科学造林模式,坚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统筹规划、全面绿化的策略,达到造一片、绿一片、成一片,并在确保成活的基础上,考虑增加集观赏、植物博览和生态、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树种。该项目共分为五大责任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果树农场薛南罕王殿山造林4230亩,雨季人工直播造林5000亩;太和区绿化责任区,完成桃园后山、大架山、青石龙山等造林1700亩,雨季人工直播造林2000亩;南站新区绿化责任区,完成罕王殿南坡、大岭北山、青石龙山长山等造林6300亩,雨季人工直播造林2000亩;由凌海市完成锦县果树农场大架山分场、十二道沟山等造林1420亩;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化责任区,完成十二道沟山、三角山等造林1350亩,雨季人工直播造林1000亩。
为了确保成活率,南山绿化还将坚持“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合理密度,精心栽植”的原则,严格把住“整地、苗木、栽植、浇水、抚育、管护”六关。造林株行距将沿等高线设行,上下行间距的植树点成“品”字形排列,科学合理配置,以利水土保持;苗木出圃前,将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苗木品种选择将兼顾绿化与美化、香化的原则,选用香花槐、火炬树、五角枫等珍贵树种及刺槐、山杏、油松、侧柏等抗旱树种;同时采用鱼鳞坑、穴状整地方式,保护天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尽力保护好天然树种以利形成混交;严把“栽植关”和“浇水关”,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技术标准进行栽植,确保及时浇水,浇足浇透;而且还将采取严格的管护措施,实行属地领导负责制,对新植林地实行封山育林,严禁放牧,将按小班及自然地段实现连片管护责任制,设立专职、兼职护林员,制定管护公约,并在明显位置设立封山育林和护林防火标牌,设置生物围栏。总之,要通过加大宣传和法制力度,积极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以保护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城中山”,让南山变得更加郁郁葱葱,除了要以科学的造林模式和严格的管护措施做保障,大力绿化南山,更需要锦城每一名市民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全民动员,全城参与”,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南山必将真正地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
B 开发南山可善用哪些“牌”?
自然生态牌 历史文化牌
南山,有着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生生果园、罕王殿等历史文物古迹,如果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人文优势,则对于南山的开发建设而言将大有裨益。
南山气候宜人,春天满山绿意,夏天山花盛开,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无季节性旅游的缺陷。如果充分发挥南山的自然资源优势,把绿化南山与建设风景旅游区结合起来,巧妙利用南山的自然地形地貌布置亭、廊、阁等园林设施,同时规划一些休闲、别墅场所,推出绿色度假园、生态观光园等,把南山开发建设成为高标准的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则不仅可以使南山成为锦城的一大“绿肺”,对于开发一日游、生态游等旅游项目,也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同时,南山上文物古迹如明珠镶嵌,生生果园、小姐楼、罕王殿等均已被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开发南山也应保留并利用好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诸如生生果园,这里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大果园”发源地,毛主席所说的“锦州这个地方出苹果,可是我们的战士一个也没有拿”,便是对辽沈战役解放军战士在果园中的表现的赞誉。生生果园位于锦州市果树农场南山一、南山二管理区,是著名实业家李善祥先生于1923年创建。创建之初以引进种植果树为主,兼办工业项目,后来还创办了锦州耕余学校,主要培养果树人才。1948年,锦州解放后,李先生将生生果园、耕余学校等全部财产奉献给政府,当时果园占地1000余亩,果树5000余株,以国光、红玉、红元帅、黄元帅为主,并有生生果园、小姐楼、丘园、古炮台等建筑物。虽然这些建筑物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但是那段特殊的历史以及古色古香的小姐楼、丘园等文化遗址,还有那满山遍野的果树和近年来新修建的善来寺等景观,都为恢复、开发生生果园提供了可能。如果在还其历史本色的基础上,重新修缮生生果园内的建筑,并通过规划南山生态游览区的道路建设,进而把生生果园与周围罕王殿山、老爷岭山的老爷庙等文化古迹连成线、编成网,一起进行综合开发,则将使南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文化休闲类旅游景点。
摄影/姚国卿 本报记者许旭
C “山文化”将给锦城市民带来什么?
休闲之胜地 秀美之凌南
打开南山屏障,向南发展,向海发展,随着锦城南扩战略的制定,南山一举从往日的“南大门”变成了“城中山”,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变得与锦城百姓越来越近,那么这个“城中山”究竟能给锦城百姓带来什么呢?
现如今,久居繁杂闹市、饱尝诸多压力的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是越来越迫切,而开发建设后的南山将为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通过锦南荒山绿化工程的大力实施,未来的南山将更显葱郁,清新的空气,暖暖的阳光,啾啾的鸟语,人们可以在这个天然的“大氧吧”中吸吸氧,洗洗肺,去去尘,让眼睛在绿色中得到放松,让心灵在空幽中得以涤净。而且,人们可以流连于富饶的果园中,品尝摘果之乐趣,可以畅游于修缮一新的“生生果园”、“丘园”,去了解李善祥,了解那段充满爱国激情的历史。同时,建设成为高标准的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的南山,又将为开发旅游项目、吸引外地游客、延长外地游客滞锦时间、增加我市旅游收入等,做出它独有的贡献。
南山是连接新老城区的绿色纽带,它的开发和建设对于锦城南扩工程的实施,对于树立凌南新区乃至打造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形象都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大力绿化、美化南山,积极培育具有新区特色的“山文化”、“水文化”,打造“一山两河”品牌,相信不久的将来,凌南新区必将建设成为一个“城中山、城中水、山水城区、生态庄园”的景观城区,一个“天蓝、水碧、山青”的秀美凌南也必将呈现在锦城百姓眼前。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