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之行——记一次家族集会
2004年金秋(10.30),我们镇海小港李家后人乾坤两房(据家谱记:李家先人兄弟两人,兄为乾房,弟为坤房,乾坤分别代表两房支属)应表兄弟名信、名尧网上发函,分别由加拿大、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和祖国各地汇集宁波,共赴小港纪念乾坤亭建亭五周年。我由东北的锦州来到了江南小港。
小港位于浙江宁波经济开发区,依山傍海,景色秀丽。宁波商帮李氏宗族就是在这里兴起。外祖父李善祥曾出任推翻清政府后的第一任镇海民政长(县长)。
乾坤亭是小港区政府为李氏宗族怀念故乡,特别是让李家后世子孙能有机会缅怀自己的过去,有一个表示“四海同根”的独特标志而划地,李家自筹资金,在李家旧址,如今是蛟山公园内所建的一个亭子。
当我们来到乾坤亭前,眼前的乾坤亭大小不到100平方米,却结构新颖、独特、深具匠心。整个亭子是由两个小方亭组成,它们是平面交叉设置,并连在一起,表示李氏家族的祖先是兄弟二人,他们和睦亲密,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同他们一样,宝贵和珍重这种特殊的亲缘和关系;亭子是钢筋混凝结构,意味着坚固;两个亭顶都是金字塔式,既有中国传统的攒尖顶,又有一些“洋”味道,含中西一体;外边的结构颜色是灰色,里边是深红色,表示含有深情厚意的谦逊姿态;亭前地面网格尺寸为“7X7”,代表亲戚们的联络网;亭子利用临水之利,一半建在陆地,一半建在小浃江水里,水带来生气和活力,具有连接内陆和海外族人的象征意义,标志着海内外同胞团结一致爱国爱故乡。亭外种植的树为李子树。亭前有一石碑,上面刻有姨夫张爱萍将军亲笔题的“乾坤亭”三个字。还有一块铜板,铭刻了中英文说明:“1995年世界各地李氏宗亲共献此亭予故乡,亭名乾(天)坤(地)以志乾坤两支归一并后世和睦。” 此亭是由闻名全美现任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教授、美国杰出的舞台美术设计大师、已被列入美国的《名人词典》的李名觉、美国建筑界有“小贝聿铭”之誉的建筑师李名仪、李维雄三位李氏子弟共同设计。他们把亭子设计成一个象征,而不单是一个建筑,一个袖珍型的艺术创作珍品,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让人置身亭中就会感到这水土之亲和表里之情,即便坐上片刻也会成为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我们在这里并没有举行什么特别的仪式。由于来时分坐几辆车,来到亭前,大家就相互交谈起来。很多人我都不认得,但我们每个人胸前都挂牌标志,每个牌上都有英文字母和数字以及中英文写的名字,英文Q表示乾房,K表示坤房,而数字代表是几房。所以我们很容易了解对方是乾坤几房,叫什么名字,应如何称呼。尽管我们昨日还是陌路人,可标志瞬间就把我们的血缘连在一起,虽然有的肤色不同(和外国人联姻所生),但我们都是李家后人,倍感亲切温暖。我们相互问候、介绍自己及自己所在的城市、家庭。当然更多的是我们这些“名”字辈与“维”字晚辈向“祖”字长辈问安。我的大舅李祖平已是88岁高龄,他大早由上海坐汽车来到宁波,吃过午饭未休息便来到小港。他耳不聋,腰不弯,没有丝毫的倦意,很是健谈。在乾坤亭前我们分别与长辈、兄弟姐妹、侄男外女合影留念。
受当地政府邀请,我们第二站来到位于小港的北仑港。据介绍北仑港是中国港口第二、世界港口第五的宁波港的主要港口,能停靠30万吨货船,水深、浪缓、不冻、不淤。我们走上观光台,遥望大海,轮船、大吊车非常繁忙、壮观,真令人心旷神怡。然后我们还参观外祖父李善祥创办的蔚斗小学,校名是张爱萍将军亲笔提名,经整修后校舍崭新、操场宽敞、教学设备现代化,可称一流,孩子在这里学习真是幸福。
当夜幕拉开时,我们驱车前往戚家山宾馆共度自助晚宴。进入宴厅,首先进人眼帘的是正厅前挂的一幅对联,上联是“木荣花绽清香盈世界”,下联是“子孝孙贤盛誉满乾坤”,横批“子孙永保”。上下两联是对李家子孙的褒奖,而中间横批则是孙中山先生题赠给李家子孙的祈望。李家后人在世界各地、国内也确实做出了让人瞩目的事业。宾馆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佳肴,水乡特产、宁波小吃、江南菜、西式餐,适合各种口味,随意挑选。宴席上当地政府领导赞扬了李家对故乡的贡献。李家后人即兴表演了钢琴、小提琴独奏,协奏,还演唱了京剧选段。我们边吃边说,笑着乐着,畅谈各自所在城市变化,生活苦乐。如今小港没有李家一人,没有寸土片瓦,网上一传信息,李家后人就有八十多家,一百五十多人汇集宁波,而且是由世界各国、祖国各地远道而来,食宿、交通全部自理,无一赞助,这是对故土的思念、对先祖创业精神的敬仰和小港李氏宗族亲和力的具体体现。过去都是官方出资宴请百姓,而今却是我们自己出资请官员,无有任何附加条件。最后在“我是小港李家后代、乾坤亭源于镇海,我们在一起,我们会更快乐”的歌声中结束了我这次小港之行。
小港我的祖籍,美丽而富饶的城市,我爱你,但是我更爱生我养我、又是外祖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地方--锦州。我相信发展中的锦州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